年輕時很容易不勞而獲,譬如大學做報告時同學很喜歡找我同組寫大家最不愛的「心得」或「結論」,我正好懶得做資料搜集,同學也樂得把資料彙整給我後讓我來寫結論,有時候花半小時不到的時間,卻得到教授「很用心」等等的評語。出了社會後的功課以外有時候卻不見得是這麼一回事,工作、人際關係、親友、親子之間,由於無法精準計算,於是許多事付出不一定會有結果,沈佳宜說的人生很多事本來就是徒勞無功阿才真的是家常便飯。
去保母家接阿福時,因為前一天晚上他不肯乖乖喝完牛奶,我很生氣的固定他的臉頰說乖乖喝完不准浪費,僵持了將近半個多小時後他癟嘴大哭覺得媽媽為何不肯放過我呀,就這樣保母告訴我他早上情緒不佳,這時候看到我也不住把頭撇開,不像往常,急著要我抱還發出銀鈴般的笑聲,好吧這下媽媽更真實的接觸到有功無賞的現世報,再大一點這小子一定還想報警控訴媽媽強迫他喝牛奶,腦中的負面情緒讓媽媽內心的洋蔥被切開。
眼看這位嬰兒即將滿六個月,接著他會成長、青春、叛逆。想起最近朋友常感觸,小時候我們常常覺得大人不懂我,現在我們卻常常變成了那個小孩不懂的大人,也許越是付出越容易期望,然後希望他照著我們的行為模式走,每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也只能一直提醒自己在規矩與控制中的拿捏,要學習對孩子們的付出與欣賞本身也許就是徒勞無功這件事。
走在回家路上,我低頭跟阿福說「好啦,媽媽會溫柔、不會再強迫你了,我們和好吧」他緩緩的在我懷中睡著。
嗯,希望二十年後的我們能像這樣無所不談。